vue3中teleport组件有什么用?用法是什么?
Admin 2022-04-24 群英技术资讯 1454 次浏览
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一下vue3中teleport组件,一些朋友可能对teleport组件不是很了解,其实teleport组件对解决Modal的定位问题有很大的用处,接下来我们通过实例来了解一下teleport组件。
Vue3 的组合式 API 以及基于 Proxy 响应式原理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过了,除了这些比较亮眼的更新,Vue3 还新增了一个内置组件: Teleport 。这个组件的作用主要用来将模板内的 DOM 元素移动到其他位置。
使用场景
业务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封装一些常用的组件,例如 Modal 组件。相信大家在使用 Modal 组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 Modal 的定位问题。
话不多说,我们先写一个简单的 Modal 组件。
弹窗标题
x弹窗文本内容
然后我们在页面中引入 Modal 组件。
如上图所示,div.container下弹窗组件正常展示。使用fixed进行布局的元素,在一般情况下会相对于屏幕视窗来进行定位,但是如果父元素的transform,perspective或filter属性不为none时,fixed元素就会相对于父元素来进行定位。
我们只需要把.container类的transform稍作修改,弹窗组件的定位就会错乱。
这个时候,使用Teleport组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Teleport 提供了一种干净的方法,允许我们控制在 DOM 中哪个父节点下呈现 HTML,而不必求助于全局状态或将其拆分为两个组件。 -- Vue 官方文档
我们只需要将弹窗内容放入Teleport内,并设置to属性为body,表示弹窗组件每次渲染都会做为body的子级,这样之前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
可以在 https://codesandbox.io/embed/vue-modal-h5g8y 查看代码。
源码解析
我们可以先写一个简单的模板,然后看看Teleport组件经过模板编译后,生成的代码。
Vue.createApp({
template: `
teleport to body
`
})
简化后代码:
function render(_ctx, _cache) {
with (_ctx) {
const { createVNode, openBlock, createBlock, Teleport } = Vue
return (openBlock(), createBlock(Teleport, { to: "body" }, [
createVNode("div", null, " teleport to body ", -1 /* HOISTED */)
]))
}
}
可以看到Teleport组件通过createBlock进行创建。
// packages/runtime-core/src/renderer.ts
export function createBlock(
type, props, children, patchFlag
) {
const vnode = createVNode(
type,
props,
children,
patchFlag
)
// ... 省略部分逻辑
return vnode
}
export function createVNode(
type, props, children, patchFlag
) {
// class & style normalization.
if (props) {
// ...
}
// encode the vnode type information into a bitmap
const shapeFlag = isString(type)
? ShapeFlags.ELEMENT
: __FEATURE_SUSPENSE__ && isSuspense(type)
? ShapeFlags.SUSPENSE
: isTeleport(type)
? ShapeFlags.TELEPORT
: isObject(type)
? ShapeFlags.STATEFUL_COMPONENT
: isFunction(type)
? ShapeFlags.FUNCTIONAL_COMPONENT
: 0
const vnode: VNode = {
type,
props,
shapeFlag,
patchFlag,
key: props && normalizeKey(props),
ref: props && normalizeRef(props),
}
return vnode
}
// packages/runtime-core/src/components/Teleport.ts
export const isTeleport = type => type.__isTeleport
export const Teleport = {
__isTeleport: true,
process() {}
}
传入createBlock的第一个参数为Teleport,最后得到的 vnode 中会有一个shapeFlag属性,该属性用来表示 vnode 的类型。isTeleport(type)得到的结果为true,所以shapeFlag属性最后的值为ShapeFlags.TELEPORT(1 << 6)。
// packages/shared/src/shapeFlags.ts
export const enum ShapeFlags {
ELEMENT = 1,
FUNCTIONAL_COMPONENT = 1 << 1, STATEFUL_COMPONENT = 1 << 2, TEXT_CHILDREN = 1 << 3, ARRAY_CHILDREN = 1 << 4, SLOTS_CHILDREN = 1 << 5, TELEPORT = 1 << 6, SUSPENSE = 1 << 7, COMPONENT_SHOULD_KEEP_ALIVE = 1 << 8, COMPONENT_KEPT_ALIVE = 1 << 9 }
在组件的 render 节点,会依据type和shapeFlag走不同的逻辑。
// packages/runtime-core/src/renderer.ts
const render = (vnode, container) => {
if (vnode == null) {
// 当前组件为空,则将组件销毁
if (container._vnode) {
unmount(container._vnode, null, null, true)
}
} else {
// 新建或者更新组件
// container._vnode 是之前已创建组件的缓存
patch(container._vnode || null, vnode, container)
}
container._vnode = vnode
}
// patch 是表示补丁,用于 vnode 的创建、更新、销毁
const patch = (n1, n2, container) => {
// 如果新旧节点的类型不一致,则将旧节点销毁
if (n1 && !isSameVNodeType(n1, n2)) {
unmount(n1)
}
const { type, ref, shapeFlag } = n2
switch (type) {
case Text:
// 处理文本
break
case Comment:
// 处理注释
break
// case ...
default:
if (shapeFlag & ShapeFlags.ELEMENT) {
// 处理 DOM 元素
} else if (shapeFlag & ShapeFlags.COMPONENT) {
// 处理自定义组件
} else if (shapeFlag & ShapeFlags.TELEPORT) {
// 处理 Teleport 组件
// 调用 Teleport.process 方法
type.process(n1, n2, container...);
} // else if ...
}
}
可以看到,在处理Teleport时,最后会调用Teleport.process方法,Vue3 中很多地方都是通过 process 的方式来处理 vnode 相关逻辑的,下面我们重点看看Teleport.process方法做了些什么。
// packages/runtime-core/src/components/Teleport.ts
const isTeleportDisabled = props => props.disabled
export const Teleport = {
__isTeleport: true,
process(n1, n2, container) {
const disabled = isTeleportDisabled(n2.props)
const { shapeFlag, children } = n2
if (n1 == null) {
const target = (n2.target = querySelector(n2.prop.to))
const mount = (container) => {
// compiler and vnode children normalization.
if (shapeFlag & ShapeFlags.ARRAY_CHILDREN) {
mountChildren(children, container)
}
}
if (disabled) {
// 开关关闭,挂载到原来的位置
mount(container)
} else if (target) {
// 将子节点,挂载到属性 `to` 对应的节点上
mount(target)
}
}
else {
// n1不存在,更新节点即可
}
}
}
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将Teleport的children挂载到属性to对应的 DOM 元素中。为了方便理解,这里只是展示了源码的九牛一毛,省略了很多其他的操作。
总结
希望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大家能够掌握Teleport组件的用法,并使用到业务场景中。尽管原理十分简单,但是我们有了Teleport组件,就能轻松解决弹窗元素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关于vue3中teleport组件的内容就介绍到这,总的来说teleport组件还是比较实用的,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帮助,想要了解更多teleport组件的内容,大家可以关注其它的相关文章。
文本转载自脚本之家
相关阅读:
vue怎样做多层循环表单验证?
vue项目如何做主题切换?方法是什么?
vuex数据持久化实现有什么方法?
用vue怎样做拖拽排序的功能?
vue图片裁剪组件的用法是什么?
浅谈那些实用的vue修饰符及用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mmqy2019@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查实之后,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猜你喜欢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Script点击按钮生成4位随机验证码,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node.js导致进程退出是什么原因?NodeJS进程推出的因素通常是主动退出、未捕获的异常、未处理的 promise rejection、未处理的 Event Emitter error 事件和系统信号这三种,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看看。
TypeScript中怎么写函数重载?下面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一下TypeScript中函数重载写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vue实现页面缓存功能,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理解JavaScript中的变量,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JavaScript,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成为群英会员,开启智能安全云计算之旅
立即注册Copyright © QY Network Compan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3-2020 群英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 : B1.B2-20140078 粤ICP备09006778号 域名注册商资质 粤 D3.1-202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