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实现懒加载图片方法有哪些?
Admin 2021-09-07 群英技术资讯 693 次浏览
首先我们先搭建好页面如下:
<style> * { padding: 0%; margin: 0%; } .contain img {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ul { list-style: none; } li { display: inline-block; } </style> <div class="contain"> <ul> <li><img data-src="./images/iu.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1.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2.pn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3.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4.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5.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6.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7.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8.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9.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iu10.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li><img data-src="./images/zzf_01.jpg" src='./images/lazy.png' alt=""></li> </ul> </div >
我们知道,图片懒加载是在滚动条向下滚动时,才判断图片是否到达可视区域
于是我们需要在滚动监听时判断图片是否即将显示,所以我们需要将图片的真实地址先隐藏起来,即采用自定义属性 data-src 保存图片的真实地址,当滚动条滚动到图片能够看到时再加载真实的地址.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方法
这里我们采用 (元素距顶部的高度 - 页面被卷去的高度 <= 浏览器可视区的高度) 来判断是否符合我们想要的条件.这里我们需要实时监听页面滚动时 图片的高度变化
/** * 方法一 * 高度对比 */ let img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 // 先获取所有的图片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function () { })
添加完事件后再继续判断 图片是否达到要求,即
/** * 方法一 * 高度对比 */ let img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 // 先获取所有的图片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function () { lazyLoad(imgs) }) function lazyLoad(imgs) { for (var i = 0; i < imgs.length; i++) { var height = imgs[i].offsetTop; // 图片的距顶部的高度 var w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 浏览器可视区的高度 var s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页面被卷去的高度 if (height - sheight <= wheight) { // 判断图片是否将要出现 imgs[i].src = imgs[i].dataset.src; // 出现后将自定义地址转为真实地址 } } }
看起来还挺简单的对吧? 不过我们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如下:
先附上MDN 对getBoundingClientRect() 的解释getBoundingClientRect()
我们可以通过 getBoundingClientRect().top来获取元素距视口顶部的距离,于是我们就可以比较getBoundingClientRect().top 和 window.innerHeight 的值的关系来实现懒加载的效果
这里使用了getAttribute() 和setAttribute() 属性
/** * 方法二 * @params getBoundingClientRect() * 可视区API */ let img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function () { imgs.forEach(img => { //这里其实和Method1的思想一样,不过就是简洁了一些 if (img.getBoundingClientRect().top < window.innerHeight) { let dataSrc = img.getAttribute(' data-src'); // 获取 data-src 真实的地址 img.setAttribute('src', dataSrc); // 将 真实的地址 替换为 src属性 console.log(img.src); } }) })
看过上面两种方法,那你是否觉得懒加载还挺简单的对吧?
没错,我们写的代码很少,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图片替换为真实的地址之后,如果我们反复的拉动滚动条,会一直触发 if()条件,
所以我在 Method2 方法里给了一个 console.log(img.src);
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看到当有人持续不断的拉动滚动条,会一直打印 console.log(img.src);
那我们怎么去让图片真实地址加载完之后,不再触发对它的频繁操作呢?或者说怎么优化游览器的性能呢?
好巧不巧,现在有了一个新增的构造函数,来解决我们的频繁触发条件语句的问题.
这个构造函数就是 IntersectionObserver
根据 MDN 上的解释
这里我们只使用第一个参数 callback 这个回调函数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function () { // 首先我们先实例化这个构造函数 const observe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callback); // 然后写我们需要处理业务的回调函数 callback const callback = entries => { console.log(entries); //我们先打印一下 entries 看看有什么用 // 如下图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function () { const observe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callback); // 然后写我们需要处理业务的回调函数 callback const callback = entries => { // 我们发现它是个数组,于是 entries.forEach(ele => { console.log(ele); // 我们再打印一下元素,看看元素里面有什么 // 如下图 }) }; }
我们找到了 isIntersecting: false 这个属性,这个意思是 是否交叉,根据构造函数的意义我们得知,交叉可以理解为是否被观察到
如果被观察到, 那我们就让他的真实地址替换为 它的 src 属性 ,并且取消对它的观察
/** * 方法三 * @params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callback[,options]) * 观察-->构造函数 */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function () { let img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 const callback = entries => { // entries 是观察的元素数组 entries.forEach(ele => { if (ele.isIntersecting) { // isIntersecting 是否被观察到 const data_src = ele.target.getAttribute('data-src'); //这里基本和 Method1/Method2一样 ele.target.setAttribute('src', data_src); // ele.target 是目标元素 observe.unobserve(ele.target) // 真实地址替换后 取消对它的观察 } }) }; const observe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callback); // 实例化 IntersectionObserver imgs.forEach(image => { observe.observe(image) // observe : 被调用的IntersectionObserver实例。给每个图片添加观察实例 }) }
这样处理,我们就可以不再频繁的去触发 if() 条件语句
因为在图片替换了真实地址后,我取消了对当前图片的观察,于是,当前图片已经没有事件再被触发,所以这样对浏览器的性能进行了极大的优化
以上就是关于js实现懒加载图片的方法介绍了,现在大家对于上述几种方法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能有所收获,想要了解更多大家可以关注群英网络其它相关文章。
文本转载自脚本之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mmqy2019@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查实之后,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猜你喜欢
在JavaScript中也有this关键字,器作用是函数调用上下文,而this的行为是比较复杂,在JavaScript面试上常会遇到,也是很多朋友很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这篇文章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JS中this关键词的面试题,对大家学习和理解this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程序五星评价怎样做的,代码是什么?在实际项目的操作过程或是学习过程中,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能够学有所成!
Vuex 是一个专为 Vue.js 应用程序开发的状态管理模式。为了帮助大家熟悉和理解vuex,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关于vuex的使用步骤,下面一起跟随小编来学习吧。
在React中,你可以创建不同的组件来封装各种你需要的行为。然后还可以根据应用的状态变化只渲染其中的一部分。React 中的条件渲染和JavaScript中的一致,使用JavaScript操作符if或条件运算符来创建表示当前状态的元素,然后让React根据它们来更新UI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Exif.js图片旋转修正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上传后图片旋转修正测试流程上传 -> base64展示 -> 获取旋转值 -> 修正 -> 修正后展示 -> 转换b
成为群英会员,开启智能安全云计算之旅
立即注册Copyright © QY Network Compan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3-2020 群英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 : B1.B2-20140078 粤ICP备09006778号 域名注册商资质 粤 D3.1-202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