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数据库中实现自增id怎样做?
Admin 2022-11-17 群英技术资讯 755 次浏览
首先创建一个自动增长id集合 ids
>db.ids.save({name:"user", id:0});
可以查看一下是否成功
> db.ids.find(); { "_id" : ObjectId("4c637dbd900f00000000686c"), "name" : "user", "id" : 0 }
然后每次添加新用户之前自增一下 ids集合 获得id
然后每次在db.user集合里添加新用户之前 在db.ids集合中的name="user"文档的id值加1返回文档
>userid = db.ids .findAndModify({update:{$inc:{'id':1}}, query:{"name":"user"}, new:true}); { "_id" : ObjectId("4c637dbd900f00000000686c"), "name" : "user", "id" : 1 }
注:因为findAndModify是一个方法完成更新查找两个操作,所以具有原子性,多线程不会冲突。
然后保存相应的数据
>db.user .save({uid:userid.id, username:"dotcoo", password:"dotcoo", info:"http://www.aizhan.com/ "}); // --------- update 2011-03-27 13:11 ------------------------
其实上边两行可以写为一步
>db.user .save({ uid: db.ids .findAndModify({ update:{$inc:{'id':1}}, query:{"name":"user"}, new:true}).id, //让db.ids集合中的name="user"文档的id值加1并返回充当自增id username: "dotcoo", password:"dotcoo", info:"http://www.aizhan.com/ "}); // --------- update 2011-03-27 13:11 ------------------------
查看结果
> db.user.find(); { "_id" : ObjectId("4c637f79900f00000000686d"), "uid" : 1, "username" : "admin", "password" : "admin" }
这是mongo的shell,如果用的是服务器端程序Java php Python,可以自己对这些操作封装一下,只用传几个参数就可以返回自增的id,还可以实现像Oracle的跨表的自增id。
自己写了一段php的,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php function mid($name, $db){ $update = array('$inc'=>array("id"=>1)); $query = array('name'=>$name); $command = array( 'findandmodify'=>'ids', 'update'=>$update, 'query'=>$query, 'new'=>true, 'upsert'=>true ); $id = $db->command($command); return $id['value']['id']; } $conn = new Mongo(); $db = $conn->idtest; $id = mid('user', $db); $db->user->save(array('uid'=>$id, 'username'=>'kekeles', 'password'=>'kekeles', 'info'=>'http://www.aizhan.com/ ')); $conn->close(); ?>
其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是利用MongoDB中findAndModify命令,只要每次往MongoDB里insert对象前生成ID赋值给_id就OK了,因为它的实现满足原子性,所以不存在并发问题。
另外说明一点,findAndModify本身提供了一个upsert参数,为true的话可以自动insert,但那样就不能自定义初始值了,所以文中示例没有使用upsert。
BTW,数据库“_seq”的名字以下划线开头,这样列表的时候会排在前面,容易分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mmqy2019@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查实之后,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猜你喜欢
MongoDB 分片 分片 在Mongodb里面存在另一种集群,就是分片技术,可以满足MongoDB数据量大量增长的需求。 当MongoDB存储海量的数据时,一台机器可能不足以存储数据,也可能不足以提供可接受的读写吞吐量。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在多台机器上分割数据,使得数据库系统能存储和处理更多的数据。 为什么使用分片 复制所有的写入操作到主节点 延迟的敏感数据会在主节点查询 单个副本集限制在12个节点 当请求量巨大时会出现内存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mongo复制集同步验证的实例详解的相关资料,这里提供实现的方法及示例代码,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mongodb中可以使用update()方法增加字段。mongodb中的update()方法用于更新已存在的文档。
我们知道mongodb是分布式文档存储数据库,而mongodb部署架构分为单机,可复制集和分片群集。其中,分片群集是比较复杂,而且运维难度比较高的。很多人对于mongodb分片集群都不是很理解,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MongoDB分片集群的问题。
MongoDB 索引限制 额外开销 每个索引占据一定的存储空间,在进行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时也需要对索引进行操作。所以,如果你很少对集合进行读取操作,建议不使用索引。 内存(RAM)使用 由于索引是存储在内存(RAM)中,你应该确保该索引的大小不超过内存的限制。 如果索引的大小大于内存的限制,MongoDB会删除一些索引,这将导致性能下降。 查询限制 索引不能被以下的查询使用: 正则表达式及非操作符,如 $nin, $..
成为群英会员,开启智能安全云计算之旅
立即注册Copyright © QY Network Compan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3-2020 群英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 : B1.B2-20140078 粤ICP备09006778号 域名注册商资质 粤 D3.1-202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