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模块使用场景有哪些,执行机制是怎样
Admin 2022-11-01 群英技术资讯 743 次浏览
这篇主要是介绍“path模块使用场景有哪些,执行机制是怎样”的内容了,下文有实例供大家参考,对大家了解操作过程或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实用性强,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解决path模块使用场景有哪些,执行机制是怎样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吧。path 的常见使用场景
Path 用于处理文件和目录的路径,这个模块中提供了一些便于开发者开发的工具函数,来协助我们进行复杂的路径判断,提高开发效率。例如:
在项目中配置别名,别名的配置方便我们对文件更简便的引用,避免深层级逐级向上查找。
reslove: {
alias: {
// __dirname 当前文件所在的目录路径
'src':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
// process.cwd 当前工作目录
'@': path.join(process.cwd(), 'src'),
},
}
在 webpack 中,文件的输出路径也可以通过我们自行配置生成到指定的位置。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to/my/entry/file.js',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filename: 'my-first-webpack.bundle.js',
},
};
又或者对于文件夹的操作
let fs = require("fs");
let path = require("path");
// 删除文件夹
let deleDir = (src) => {
// 读取文件夹
let children = fs.readdirSync(src);
children.forEach(item => {
let childpath = path.join(src, item);
// 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let file = fs.statSync(childpath).isFile();
if (file) {
// 文件存在就删除
fs.unlinkSync(childpath)
} else {
// 继续检测文件夹
deleDir(childpath)
}
})
// 删除空文件夹
fs.rmdirSync(src)
}
deleDir("../floor")
简单的了解了一下 path 的使用场景,接下来我们根据使用来研究一下它的执行机制,以及是怎么实现的。

引入 path 模块,调用 path 的工具函数的时候,会进入原生模块的处理逻辑。
使用 _load 函数根据你引入的模块名作为 ID,判断要加载的模块是原生 JS 模块后,会通过 loadNativeModule 函数,利用 id 从 _source (保存原生JS模块的源码字符串转成的 ASCII 码)中找到对应的数据加载原生 JS 模块。
执行 lib/path.js 文件,利用 process 判断操作系统,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在其文件处理上可能会存在操作字符的差异化处理,但方法大致一样,处理完后返回给调用方。
resolve 返回当前路径的绝对路径
resolve 将多个参数,依次进行拼接,生成新的绝对路径。
resolve(...args) {
let resolvedDevice = '';
let resolvedTail = '';
let resolvedAbsolute = false;
// 从右到左检测参数
for (let i = args.length - 1; i >= -1; i--) {
......
}
// 规范化路径
resolvedTail = normalizeString(resolvedTail, !resolvedAbsolute, '\\', isPathSeparator);
return resolvedAbsolute ?
`${resolvedDevice}\\${resolvedTail}` :
`${resolvedDevice}${resolvedTail}` || '.';
}

根据参数获取路径,对接收到的参数进行遍历,参数的长度大于等于 0 时都会开始进行拼接,对拼接好的 path 进行非字符串校验,有不符合的参数则抛出 throw new ERR_INVALID_ARG_TYPE(name, 'string', value), 符合要求则会对 path 进行长度判断,有值则 +=path 做下一步操作。
let path;
if (i >= 0) {
path = args[i];
// internal/validators
validateString(path, 'path');
// path 长度为 0 的话,会直接跳出上述代码块的 for 循环
if (path.length === 0) {
continue;
}
} else if (resolvedDevice.length === 0) {
// resolvedDevice 的长度为 0,给 path 赋值为当前工作目录
path = process.cwd();
} else {
// 赋值为环境对象或者当前工作目录
path = process.env[`=${resolvedDevice}`] || process.cwd();
if (path === undefined ||
(StringPrototypeToLowerCase(StringPrototypeSlice(path, 0, 2)) !==
StringPrototypeToLowerCase(resolvedDevice) &&
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path, 2) === CHAR_BACKWARD_SLASH)) {
// 对 path 进行非空与绝对路径判断得出 path 路径
path = `${resolvedDevice}\\`;
}
}

尝试匹配根路径,判断是否是只有一个路径分隔符 ('\') 或者 path 为绝对路径,然后给绝对路径打标,并把 rootEnd 截取标识设为 1 (下标)。第二项若还是路径分隔符 ('\') ,就定义截取值为 2 (下标),并用 last 保存截取值,以便后续判断使用。
继续判断第三项是否是路径分隔符 ('\'),如果是,那么为绝对路径,rootEnd 截取标识为 1 (下标),但也有可能是 UNC 路径 ( \servername\sharename,servername 服务器名。sharename 共享资源名称)。如果有其他值,截取值会继续进行自增读取后面的值,并用 firstPart 保存第三位的值,以便拼接目录时取值,并把 last 和截取值保持一致,以便结束判断。
const len = path.length;
let rootEnd = 0; // 路径截取结束下标
let device = ''; // 磁盘根 D:\、C:\
let isAbsolute = false; // 是否是磁盘根路径
const code = 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path, 0);
// path 长度为 1
if (len === 1) {
// 只有一个路径分隔符 \ 为绝对路径
if (isPathSeparator(code)) {
rootEnd = 1;
isAbsolute = true;
}
} else if (isPathSeparator(code)) {
// 可能是 UNC 根,从一个分隔符 \ 开始,至少有一个它就是某种绝对路径(UNC或其他)
isAbsolute = true;
// 开始匹配双路径分隔符
if (isPathSeparator(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path, 1))) {
let j = 2;
let last = j;
// 匹配一个或多个非路径分隔符
while (j < len &&
!isPathSeparator(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path, j))) {
j++;
}
if (j < len && j !== last) {
const firstPart = StringPrototypeSlice(path, last, j);
last = j;
// 匹配一个或多个路径分隔符
while (j < len &&
isPathSeparator(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path, j))) {
j++;
}
if (j < len && j !== last) {
last = j;
while (j < len &&
!isPathSeparator(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path, j))) {
j++;
}
if (j === len || j !== last) {
device =
`\\\\${firstPart}\\${StringPrototypeSlice(path, last, j)}`;
rootEnd = j;
}
}
}
} else {
rootEnd = 1;
}
// 检测磁盘根目录匹配 例:D:,C:\
} else if (isWindowsDeviceRoot(code) && 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path, 1) === CHAR_COLON) {
device = StringPrototypeSlice(path, 0, 2);
rootEnd = 2;
if (len > 2 && isPathSeparator(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path, 2))) {
isAbsolute = true;
rootEnd = 3;
}
}
检测路径并生成,检测磁盘根目录是否存在或解析 resolvedAbsolute 是否为绝对路径。
// 检测磁盘根目录
if (device.length > 0) {
// resolvedDevice 有值
if (resolvedDevice.length > 0) {
if (StringPrototypeToLowerCase(device) !==
StringPrototypeToLowerCase(resolvedDevice))
continue;
} else {
// resolvedDevice 无值并赋值为磁盘根目录
resolvedDevice = device;
}
}
// 绝对路径
if (resolvedAbsolute) {
// 磁盘根目录存在结束循环
if (resolvedDevice.length > 0)
break;
} else {
// 获取路径前缀进行拼接
resolvedTail =
`${StringPrototypeSlice(path, rootEnd)}\\${resolvedTail}`;
resolvedAbsolute = isAbsolute;
if (isAbsolute && resolvedDevice.length > 0) {
// 磁盘根存在便结束循环
break;
}
}
join 根据传入的 path 片段进行路径拼接

接收多个参数,利用特定分隔符作为定界符将所有的 path 参数连接在一起,生成新的规范化路径。
接收参数后进行校验,如果没有参数的话,会直接返回 '.' ,反之进行遍历,通过内置 validateString 方法校验每个参数,如有一项不合规则直接 throw new ERR_INVALID_ARG_TYPE(name, 'string', value);
window 下为反斜杠 ('\') , 而 linux 下为正斜杠 ('/'),这里是 join 方法区分操作系统的一个不同点,而反斜杠 ('\') 有转义符的作用,单独使用会被认为是要转义斜杠后面的字符串,故此使用双反斜杠转义出反斜杠 ('\') 使用。
最后进行拼接后的字符串校验并格式化返回。
if (args.length === 0)
return '.';
let joined;
let firstPart;
// 从左到右检测参数
for (let i = 0; i < args.length; ++i) {
const arg = args[i];
// internal/validators
validateString(arg, 'path');
if (arg.length > 0) {
if (joined === undefined)
// 把第一个字符串赋值给 joined,并用 firstPart 变量保存第一个字符串以待后面使用
joined = firstPart = arg;
else
// joined 有值,进行 += 拼接操作
joined += `\\${arg}`;
}
}
if (joined === undefined)
return '.';
在 window 系统下,因为使用反斜杠 ('\') 和 UNC (主要指局域网上资源的完整 Windows 2000 名称)路径的缘故,需要进行网络路径处理,('\') 代表的是网络路径格式,因此在 win32 下挂载的join 方法默认会进行截取操作。
如果匹配得到反斜杠 ('\'),slashCount 就会进行自增操作,只要匹配反斜杠 ('\') 大于两个就会对拼接好的路径进行截取操作,并手动拼接转义后的反斜杠 ('\')。
let needsReplace = true;
let slashCount = 0;
// 根据 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 对首个字符串依次进行 code 码提取,并通过 isPathSeparator 方法与定义好的 code 码进行匹配
if (isPathSeparator(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firstPart, 0))) {
++slashCount;
const firstLen = firstPart.length;
if (firstLen > 1 &&
isPathSeparator(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firstPart, 1))) {
++slashCount;
if (firstLen > 2) {
if (isPathSeparator(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firstPart, 2)))
++slashCount;
else {
needsReplace = false;
}
}
}
}
if (needsReplace) {
while (slashCount < joined.length &&
isPathSeparator(StringPrototypeCharCodeAt(joined, slashCount))) {
slashCount++;
}
if (slashCount >= 2)
joined = `\\${StringPrototypeSlice(joined, slashCount)}`;
}
执行结果梳理
| resolve | join | |
|---|---|---|
| 无参数 | 当前文件的绝对路径 | . |
| 参数无绝对路径 | 当前文件的绝对路径按顺序拼接参数 | 拼接成的路径 |
| 首个参数为绝对路径 | 参数路径覆盖当前文件绝对路径并拼接后续非绝对路径 | 拼接成的绝对路径 |
| 后置参数为绝对路径 | 参数路径覆盖当前文件绝对路径并覆盖前置参数 | 拼接成的路径 |
| 首个参数为(./) | 有后续参数,当前文件的绝对路径拼接参数 无后续参数,当前文件的绝对路径 |
有后续参数,后续参数拼接成的路径 无后续参数,(./) |
| 后置参数有(./) | 解析后的绝对路径拼接参数 | 有后续参数,拼接成的路径拼接后续参数 无后续参数,拼接(/) |
| 首个参数为(../) | 有后续参数,覆盖当前文件的绝对路径的最后一级目录后拼接参数 无后续参数,覆盖当前文件的绝对路径的最后一级目录 |
有后续参数,拼接后续参数 无后续参数,(../) |
| 后置参数有(../) | 出现(../)的上层目录会被覆盖,后置出现多少个,就会覆盖多少层,上层目录被覆盖完后,返回(/),后续参数会拼接 | 出现(../)的上层目录会被覆盖,后置出现多少个,就会覆盖多少层,上层目录被覆盖完后,会进行参数拼接 |
阅读了源码之后,resolve 方法会对参数进行处理,考虑路径的形式,在最后抛出绝对路径。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是进行文件之类的操作,推荐使用 resolve 方法,相比来看, resolve 方法就算没有参数也会返回一个路径,供使用者操作,在执行过程中会进行路径的处理。而 join 方法只是对传入的参数进行规范化拼接,对于生成一个新的路径比较实用,可以按照使用者意愿创建。不过每个方法都有优点,要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以及项目需求,去选择合适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mmqy2019@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查实之后,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猜你喜欢
我们在学习JavaScript时,回调函数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大家需要掌握的内容。但是很多很多新手对于JavaScript中的回调,并不是很清楚,因此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回调函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区分两种回调:同步和异步。
在react中的三大属性有state、props、refs,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react的props属性的内容,小编觉得挺实用的,因此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接下来一起跟随小编看看吧。
目录如何清除浏览器历史栈问题vue返回首页后如何清空路由需求一:从首页点击路由到A页面需求二:把浏览器的记录返回指定的页面如何清除浏览器历史栈问题需要跳转好几个页面进行表单提交,提交完之后,跳转回首页,返回上一页,发现还可以返回上一级页面路由//可以拿到历史记录栈,清空栈let routeHistory=history
vuex是如何使用的?vuex是一个专为vue.js应用程序开发的状态管理模式,是用来管理组件之间通信的一个插件。文本主要介绍的就是vuex的使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 slot插槽的使用,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插槽,电脑usb的插槽,插板当中的电源插槽,插槽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原来的设备具备更多的扩展性比如电脑的USB我们可以插入U盘,手机,鼠标,键盘等等,下面文章就来介绍Vue slot插槽是如何使用的
成为群英会员,开启智能安全云计算之旅
立即注册Copyright © QY Network Compan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3-2020 群英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 : B1.B2-20140078 粤ICP备09006778号 域名注册商资质 粤 D3.1-202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