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程序调试方法有几种,优缺点是什么
Admin 2022-07-16 群英技术资讯 794 次浏览
今天这篇我们来学习和了解“Python程序调试方法有几种,优缺点是什么”,下文的讲解详细,步骤过程清晰,对大家进一步学习和理解“Python程序调试方法有几种,优缺点是什么”有一定的帮助。有这方面学习需要的朋友就继续往下看吧!程序能一次写完并正常运行的概率很小,基本不超过1%,总会有各种各样的bug需要修正。有的bug很简单,看看错误信息就知道,有的bug很复杂,我们需要知道出错时,哪些变量的值是正确的,哪些变量的值是错误的,因此,需要一整套调试程序的手段来修复bug。下面我们来看下常用的Python调试方法
第一种方法简单直接粗暴有效,就是用print把可能有问题的变量打印出来看看:
err.py
def foo(s):
n = int(s)
print '>>> n = %d' % n
return 10 / n
def main():
foo('0')
main()
执行后在输出中查找打印的变量值:
$ python err.py >>> n = 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ZeroDivisionError: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
用print最大的坏处是将来还得删掉它,想想程序里到处都是print,运行结果也会包含很多垃圾信息。所以,我们又有第二种方法。
凡是用print来辅助查看的地方,都可以用断言(assert)来替代:
err.py
def foo(s):
n = int(s)
assert n != 0, 'n is zero!'
return 10 / n
def main():
foo('0')
assert的意思是,表达式n != 0应该是True,否则,后面的代码就会出错。
如果断言失败,assert语句本身就会抛出AssertionError:
$ python err.py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AssertionError: n is zero!
程序中如果到处充斥着assert,和print相比也好不到哪去。不过,启动Python解释器时可以用-O参数来关闭assert:
$ python -O err.py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ZeroDivisionError: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
关闭后,你可以把所有的assert语句当成pass来看。
把print替换为logging是第3种方式,和assert比,logging不会抛出错误,而且可以输出到文件:
err.py
import logging
s = '0'
n = int(s)
logging.info('n = %d' % n)
print 10 / n
logging.info()就可以输出一段文本。运行,发现除了ZeroDivisionError,没有任何信息。怎么回事?
别急,在import logging之后添加一行配置再试试:
import logging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INFO)
看到输出了:
$ python err.py INFO:root:n = 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err.py", line 8, in <module> print 10 / n ZeroDivisionError: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
这就是logging的好处,它允许你指定记录信息的级别,有debug,info,warning,error等几个级别,当我们指定level=INFO时,logging.debug就不起作用了。同理,指定level=WARNING后,debug和info就不起作用了。这样一来,你可以放心地输出不同级别的信息,也不用删除,最后统一控制输出哪个级别的信息。
logging的另一个好处是通过简单的配置,一条语句可以同时输出到不同的地方,比如console和文件。
第4种方式是启动Python的调试器pdb,让程序以单步方式运行,可以随时查看运行状态。我们先准备好程序:
err.py
s = '0' n = int(s) print 10 / n
运行:
$ python -m pdb err.py > /Users/PythonTab/Github/sicp/err.py(2)<module>() -> s = '0'
以参数-m pdb启动后,pdb定位到下一步要执行的代码-> s = '0'。输入命令l来查看代码:
(Pdb) l
1 # err.py
2 -> s = '0'
3 n = int(s)
4 print 10 / n
[EOF]
输入命令n可以单步执行代码:
(Pdb) n
> /Users/PythonTab/Github/sicp/err.py(3)<module>()
-> n = int(s)
(Pdb) n
> /Users/PythonTab/Github/sicp/err.py(4)<module>()
-> print 10 / n
任何时候都可以输入命令p 变量名来查看变量:
(Pdb) p s
'0'
(Pdb) p n
0
输入命令q结束调试,退出程序:
(Pdb) n
ZeroDivisionError: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
> /Users/PythonTab/Github/sicp/err.py(4)<module>()
-> print 10 / n
(Pdb) q
这种通过pdb在命令行调试的方法理论上是万能的,但实在是太麻烦了,如果有一千行代码,要运行到第999行得敲多少命令啊。还好,我们还有另一种调试方法。
pdb.set_trace()
这个方法也是用pdb,但是不需要单步执行,我们只需要import pdb,然后,在可能出错的地方放一个pdb.set_trace(),就可以设置一个断点:
err.py
import pdb s = '0' n = int(s) pdb.set_trace() # 运行到这里会自动暂停 print 10 / n
运行代码,程序会自动在pdb.set_trace()暂停并进入pdb调试环境,可以用命令p查看变量,或者用命令c继续运行:
$ python err.py > /Users/PythonTab/Github/sicp/err.py(7)<module>() -> print 10 / n (Pdb) p n 0 (Pdb) c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err.py", line 7, in <module> print 10 / n ZeroDivisionError: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
这个方式比直接启动pdb单步调试效率要高很多,但也高不到哪去。
如果要比较爽地设置断点、单步执行,就需要一个支持调试功能的IDE。目前比较好的Python IDE有PyCharm,
另外,Eclipse加上pydev插件也可以调试Python程序。
小结
写程序花费的时间往往要小于调试的时间,这个是基本规律。
虽然用IDE调试起来比较方便,但是最后你会发现,logging才是终极武器。断点调试也是高手的终极利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mmqy2019@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查实之后,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猜你喜欢
怎样用Python写一个简单倒计时功能?对于倒计时功能的应用场景有很多,我们经常能在电商网站上看到,倒计时功能也是比较实用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用Python怎样实现简单的倒计时。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 flask框架,主要以对flask 微web框架优势特点、demo web应用程序程序步骤以及对flask模块中路由和模版两个功能进行基本了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opencv中的cv2.inRange函数用法说明,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最近进行python基础培训,课下作业制作万年历,之前没做过,感觉里面还是有很多需要学的,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python新手练习实例之万年历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orch 实现查看数据类型和大小的操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成为群英会员,开启智能安全云计算之旅
立即注册Copyright © QY Network Compan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3-2020 群英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 : B1.B2-20140078 粤ICP备09006778号 域名注册商资质 粤 D3.1-20240008